首页 > 天津·养老 > 新闻动态 > 养老动态
向群众汇报 |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峰向您汇报!

走进直播间,汇报民生事。从12月5日起,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将联合推出 “向群众汇报──2022委办局长年终访谈” 特别栏目,邀请12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走进天津新闻广播,在津云中央厨房直播间,向群众汇报今年20项民心工程情况,展望明年工作设想。12月5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峰走进直播间,向群众汇报工作,接受群众建议。

我向群众汇报三件事

市民朋友,大家好!我是市民政局的朱峰。2022年,我和我的同事们聚焦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解决了一些难题。特别是“一老一小”的事我们都在努力办。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三件事。

第一件说说居家养老。

天津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有306万,占总人口的22.28%,我们统计,大约97%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因此,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是我们始终在努力的事。

我们正在实施市、区、街镇、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组网”体系建设。作为集养老机构、日间照料、延伸居家服务“三合一”的嵌入式机构,养老服务综合体是“组网”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此项工作也被市委、市政府列为2022年20项民心工程的首位项目。

东丽区新立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依托还迁房配套建设,由社会力量运营,能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的“点菜式”服务。附近的居民马叔叔,平时一直照顾因患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李阿姨,有阵子马叔叔生病需要住院治疗,得知综合体可以短期托养,就把李阿姨送了过来。在专业人员的护理下,李阿姨的状态比在家还好。家门口的综合体,满足了居家养老+陪伴养老的愿望,也为失能老人的家属提供了喘息服务。此外,中心还提供了儿童设施,有的老人会带着孙子辈儿一起来,解决了“上班族”们的后顾之忧。自今年7月开业以来,新立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累计开展老人短期托养服务十余次,服务范围覆盖周边9个社区。

这只是养老综合体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市已经建成75个综合体,还有25个在建,年内可以完成。2023年,我们还将再建30个,并且因地制宜从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逐步扩展,让更多老年人能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第二件说说未成年人保护。

说完“一老”,再说说“一小”。2021年10月,一条“一男孩无家可归睡车顶”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时间受到广泛关注。当晚,河西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找到孩子。鉴于男孩的特殊家庭情况,在征得孩子本人及监护人同意后,由河西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其进行临时照护。现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学习成绩也不错,人也更懂事了。

这件事的背后是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的作用。目前,我市已形成了政策-机制-机构-队伍的“四梁八柱”。全市成立了分管副市长牵头、37个单位为成员、16个区对标联动的工作机制;修订了《天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制度;各区成立未保中心,镇(街)设工作站,帮助因监护缺失、监护不当陷入困境的儿童,同时我们将引入社会资源,为儿童提供专业化公益服务。目前,全市共有未保中心17家,为那些因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造成父母不在身边、无其他监护人照护的孩子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累计救助儿童42人。此外,全市有3万名困境家庭儿童纳入生活保障。

第三件说说完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

最近,基层的同事给我讲了一个案例。河北区鸿顺里街有位何先生生活比较困难,办理低保也无法提供有效材料。考虑到何先生的特殊情况,街道低保联席会以“一事一议”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审批。过去这个过程要一个月以上,现在20天就行。目前,何先生每月享受低保金1209元,还得到了3030元急难型救助金以及房补、取暖费、慈善救助等帮助。

低保审批提速和天津实行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有关,审批时限由原来区级民政审批30个工作日,压缩到乡镇(街道)审批20个工作日,除去7个工作日公示外,办理时间只需要不到2周。同时,我们推出社会救助二维码、“社会救助自我评估”等小程序,实现社会救助“掌上办”。此外,对于受疫情影响生活困难外来人员,我们也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按照临时救助“急难型”救助程序直接实施救助。今年,我市有1.3万名困难群众纳入常规保障,全市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1496.91万元、临时价格补贴2005.69万元、临时救助金14937.75万元,救助55313人次。

上面所说的这三件事是我们今年为群众办实事中的三个片段。我们已经建立了“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和“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的工作台账,在2023年逐个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惠民实事。

主办:天津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234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