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养老 > 首页
媒体聚焦|《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天津深入推动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居住在社区——出行障碍少 就餐饭菜好》

6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天津深入推动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居住在社区——出行障碍少   就餐饭菜好》。报道了天津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开展硬件设施改造,方便老人日常活动;开设老年人食堂,解决就餐难题;构建智慧养老“三维防护网”,保障老人安全等一系列举措,让老年人在社区、在家中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



全文如下:


近年来,天津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开展硬件设施改造,在小区楼道与老人家中安装扶手等设施,方便老人日常活动;开设老年人食堂,根据老人需求提供堂食与送餐服务,解决就餐难题;构建智慧养老“三维防护网”,独居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可一键报警,并加强日常监测,保障老人安全……一系列举措,让老年人在社区、在家中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


天津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00.27万人,占总人口的21.66%。“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300多万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政府的工作重点。调研问需时,97%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天津根据现实情况,建立了与老年人需求相适应的“973”养老服务格局,即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依托养老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要解决哪些不便和困难?天津将适老化改造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支点,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老年人助餐等统筹推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年人在社区、在家中就能享受贴心的养老服务。


一根扶手——适老改造便利出行 位置高度因人而异


走进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楼道里靠墙处,一根长长的橘黄色扶手很显眼。“这个跟普通扁平扶手比,更细圆,而且是防滑材质,适合老人抓握。”和平区民政局养老科工作人员田超群介绍。上到二楼拐弯处,一位大爷坐在凳子上休息。聊起歇脚凳,大爷说:“我们爬楼不比年轻人,中间得停会儿歇口气,有个凳子坐坐挺好。”


楼梯道上,多一根扶手、一张折叠凳,带来的是便利,温暖的是人心。


顺着楼梯来到80岁的刘大爷家里,洗手间也安装了无障碍扶手。马桶右侧有一个“T”形可折叠助力扶手,马桶上方有一个“U”形扶手。据介绍,扶手安装的高度是根据老人身高以及站、坐时的便利度设定的。刘大爷的老伴常年卧床,“坐下、起来都费劲”。安装扶手后,去洗手间有个借力,“现在不用担心自己扶不住老伴了。”刘大爷说。


需要安装扶手的老人有多少?还有哪些居家设施不够便利?和平区将适老化改造民心工程与“和平夜话”“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机制结合,进社区走访询问,做好动态需求调研,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小区一策”“一楼栋一策”“一家庭一策”的适老化改造原则。


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无防护、台阶高、轮椅难进出。针对这些设施上的共性短板,2019年,天津印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天津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达标和服务能力建设。2020年,天津市民政局会同发改、财政、住建、卫健、银保监、残联6部门印发《天津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推动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先行将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残疾老年人家庭纳入居家适老化改造。2020年,天津完成“三类”重点人群居家适老化改造1429户。2021年,补贴对象范围扩大至低保、低收入家庭,由原来的“三类”扩展到“九类”,为20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


改造哪些位置?怎么改造?天津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逐一制定相应标准。按照“一户一案”的原则,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入户调查、评估,明确具体改造项目,设计改造方案。改造过程中,根据《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区分基础类和可选类项目。基础类项目涵盖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地面改造等7项,可选类项目涵盖自动感应灯具、配置轮椅等23项。


“以后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有防滑坡道、休息长椅,楼道内有扶手,楼梯转角有歇脚凳,提高老年人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天津市民政局养老处工作人员段磊介绍,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随时可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实施入户安装扶手、地面防滑处理、高台阶拆除等改造,解决老年人如厕洗澡、起居行走等问题,降低在家发生意外的风险。


一顿饭菜——打造居家养老中心 满足老人就餐需求


天气好时,82岁的侯桂荣奶奶时常一早就下楼遛弯儿,顺便把菜买了,中午自己做饭。“可遇到下雨下雪,自己就不敢出门买菜了。”侯奶奶说自己身体还行,等行动不方便时,就希望附近能有个老年食堂,解决买菜做饭的难题。


2019年,河西区对全区老人数量及需求开展摸底调查,建立老年人档案。调研发现,20余万名老年人普遍反映,助餐是第一位的需求。


为做好这项工程,河西区决定在距社区0.7公里、适宜老年人步行范围内,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助餐基础上,逐步开展助医、助浴、休闲活动中心,打造15分钟老年宜居生活服务圈。


过去,有些社区也有日间照料中心,但很多服务需要交给专业机构和人员做。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河西区确立“企业为主、党政助力、公益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多方协力,共同解决老年人用餐难的问题。


“一开始只提供送餐服务,但老年人反映想堂食,吃热乎菜,还能跟其他老年朋友聊聊天。”河西区南昌路45号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经理田浥介绍,中心刚建成时是用电做饭,烧菜的口味跟燃气比有差距。运营方提出需求后,相关部门立即协调,帮助解决了燃气接入问题。


食堂开放后,侯奶奶询问订餐和堂食情况,工作人员耐心询问:“喜欢清淡的还是辣的?有什么忌口吗?”并向她解释补贴政策,“河西区户籍老人助餐补贴,从年满80周岁以上降低到年满70周岁以上,原来的午餐补助改成午餐或晚餐二选一。”老人吃饭的烦恼解决了。


截至目前,天津推动街道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改造开设老年人食堂1701家,每个食堂配备老年人餐盘桌椅,打造老年友好型用餐环境。


一通电话——紧急情况一键报警 日常呼叫确保安全


1月4日凌晨2时24分18秒,河西区大数据管理平台居家养老呼叫中心值班人员接到“一键通”报警信息;2时25分整,值班人员熊雪婷联系上报警的老人,得知其身体不适、喘不上气,立刻帮忙联系亲属;电话无人接听,熊雪婷立即帮忙呼叫120派车到家中急救;老人身体恢复后,非常感谢大数据管理平台在关键时刻提供的急救帮助。


“一键通”是河西区为独居老人打造的智慧养老“三维防护网”中的一道防线。一个手环,一端连着独居老人,一端连着河西区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老人一键按下“SOS”报警功能后,值班人员电脑会收到报警信息,并显示报警人地址、电话、紧急联系人、所在社区网格员信息等内容。呼叫中心值班人员会立即回电询问情况,初步判断紧急程度,进而决定联系亲属、网格员或是呼叫救护车,让独居求助老人第一时间获得急救帮助。


除了紧急情况,为保障独居老人的安全,平台日常会每隔一天主动给老人打一次电话,确认老人安全无恙。“呼叫电话以智能呼叫为主,如果无人接听,则会转入人工呼叫,并通知所在社区网格员上门询问确认。”呼叫客服中心经理陈晶介绍,通过“物防、技防、人防”三维防护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管理与服务融合,共同打造适合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安全防护网。


河西区从2019年启动智慧养老,建成全区统一、互联互通的养老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全区老年人数据库,打通户籍、养老、社保、健康档案等数据壁垒,整合居家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紧急救援服务、志愿服务、安全监管等服务功能,提供“互联网+养老+医疗+应急呼叫+管理”的智慧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工作效能。


“适老化改造,不仅包括有形的设施改造,也包括无形的适老化服务。”天津市民政局局长朱峰说,天津将坚持“大改造与小改造同步走、大环境与小环境齐改善、大服务与小服务相衔接”,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宜居环境的多元需求,让老年人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主办:天津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234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