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理事显担当 精准救助纾解民忧
——72 小时高效解困 理事聚力爱心践行责任
7 月 4 日,一台全新的呼吸机与医用制氧机顺利送达天津市河北区特困供养人员丁先生家中。这是天津市社会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仅用三天时间就为受慢阻肺困扰的丁先生化解了燃眉之急,彰显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深切关怀和有力扶持。

事件回顾:7 月 1 日,河北区民政局救助科向基金会紧急反馈:特困供养人员丁先生赖以生存的呼吸设备损坏,不能工作,生命安全面临严峻威胁。基金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此事列为“急难愁盼”攻坚任务,第一时间联系理事国药器械智汇供应链(天津)有限公司董事李彬。
作为基金会理事,李彬当即表态“绝不能让困难群众等不起”,多方联系,积极协调调拨设备。7月4日上午,河北区民政局局长张国晗,国药器械智汇供应链(天津)有限公司股东董事李彬、基金会副理事长付秋萍一道,将设备送至丁先生家中,安装现场,工作人员调试机器,反复叮嘱使用注意事项。张局和付理询问了丁先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


此次救助从接到求助到解决问题仅用72小时,是社会救助体系高效运转的缩影。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基金会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基金会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进一步聚焦特困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为筑牢民生“安全防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