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老年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香天津”建设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推广老年阅读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以阅读引导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举措,是树立积极老龄观、践行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设老年友好社会的重要要求。《实施意见》积极回应老年阅读的社会关切,重点围绕怎样让老年阅读更舒心、顺心、暖心、贴心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目标要求
《实施意见》提出要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完善老年阅读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老年阅读内容适老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老年阅读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健全老年阅读设施、营造老年阅读友好氛围、培育发展老年阅读项目品牌、壮大老年阅读辅助人才等,进一步激发老年人参与阅读的兴趣和意愿,让老年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的养老方式。
三、丰富老年阅读供给
《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出版单位根据老年人阅读需求、年龄特征、审美特点、阅读习惯等,增加适老读物和适老主题出版物。鼓励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等加强适老化改造,配备有声、大字模式。鼓励出版单位通过书单推荐、读书分享会、签售、讲座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和引导老年人文化消费需求,将更多优质的图书送到老年人身边,丰富老年阅读内容。适应老年人在线阅读、数字阅读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支撑作用,大力开展有声阅读、视频阅读、云课堂等老年阅读推广活动,着力打造数字阅读新场景。鼓励各类新媒体制作播出老年优秀题材作品和老年阅读节目,让更多老年读者读在“指间”和“云端”。
四、方便老年人参与阅读活动
以海河书香节、书香天津·读书月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为契机,主动贴近老年群体关注点,深入开展各类接地气、聚人气的阅读活动,扩大老年阅读的参与度。依托“敬老月”活动,鼓励支持广大老年人积极组织参与读书分享会、精品诵读、诗歌朗诵等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活动日等,精心组织主题鲜明、丰富多样的读书日、读书节等活动。鼓励各区根据本地优势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举办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鼓励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和职工书屋以及各类养老机构配备银龄书架,探索阅读“+养生”“+交友”“+修养”“+艺术”等多样化服务模式。
五、打造老年友好阅读环境
《实施意见》提出,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应完善老年人阅读软硬件设施建设,优化老年人无障碍阅读设施和服务,努力打造无障碍、便捷舒适、安静有序的阅读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和经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设置老年阅读区、讨论分享区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专享阅读交流空间。鼓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延伸服务链条,加强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福利院等单位的合作,开展送书上门、阅读推广、活动策划等,将优质阅读资源向基层辐射。
六、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和基层老年协会等组织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注重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阅读推广工作。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通过爱心捐赠、联创共建、设立扶持基金等多种方式支持老年阅读。鼓励出版单位、媒体平台、文化机构、公益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等开展跨界合作。推动老年阅读相关标准实施应用。同时,广泛宣传老年阅读的先进典型和成功做法,引导老年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营造老年阅读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