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纲要》起草背景
新修订的《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明确,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文件。“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战略窗口期的五年。养老问题必须作为重点民生问题加以重点突破。
二、《纲要》基本思路
按照“1+566”思路,树培1个品牌,实施5大工程,夯实6个要素支撑,实现6个目标。
(一)1个品牌:“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
以河西区居家养老改革试点经验为模板,以嵌入式养老服务为抓手,以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网络建设为骨架,以长期护理保险为补充,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合一”跨界融合,把养老服务综合体办到百姓家门口,进一步丰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三边”(身边、家边、床边)“四不离”(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熟悉环境、不离熟悉朋友)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津(金)牌养老五大工程,更好满足居家老年人医养康养服务需求。
(二)5大工程:一是“兜底”工程,强调了养老的兜底功能和基本养老服务,回答了我市基本养老服务“兜什么、怎么兜”的问题。二是“组网”工程,重点打造“市级一枢纽、一区一中心、街道一阵地、居(村)一场所、家庭一床位”五级养老服务网络,回答了养老服务设施“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三是“福老”工程,从居家、社区、机构、农村、普惠和京津冀六个方面,回答了关于天津养老的“养什么、怎么养”的问题。四是“信用”工程,主要按照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思路,从标准评估、质量监管、风险监测三方面回答了养老服务监管“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管”的问题。五是“科创”工程,主要阐述银发经济、老年用品产品、智慧健康养老等养老产业,回答了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两手抓、两手硬”的问题。
(三)6个要素支撑:一是环境要素支撑,二是健康要素支撑,三是人才要素支撑,四是用房用地要素支撑,五是投融资要素支撑,六是信息化要素支撑。
(四)6个目标。一是高覆盖的基本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二是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供给更加优质,三是高智能的养老服务平台更加便捷,四是高效能的养老服务管理更加完善,五是高水平的养老服务市场更加繁荣,六是多要素的养老服务支撑更加坚实。
三、天津市五级养老服务网络
“十四五”时期,按照“市级一平台、区级一中心、街道(乡镇)一阵地、居(村)一场所、家庭一床位”思路,逐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络。
(一)“市级一平台”。指的是搭建市级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主要以全市养老服务大数据为基础,对接“一卡通”,贯通市、区、机构三级用户,依托数据管理、服务管理、安全监管、指挥终端4个模块,有效对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应商和老年人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点单式”养老服务,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二)“区级一中心”。指的是推进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整合优化养老服务人员实训、养老服务评估、老年用品展示、养老服务示范、养老服务指导、信息平台等服务功能。
(三)“街道(乡镇)一阵地”。指的是依托养老服务综合体、区域型嵌入式机构等推进街道(乡镇)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街道(乡镇)依据本辖区老龄化程度、常住老年人数等,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通过新建、改建、合建等方式,大力发展嵌入式模式,发展具备“三入四嵌一床位”和区域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机构。到2025年,区域型嵌入式机构(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在街道(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四)“居(村)一场所”。指的是依托社区型嵌入式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幸福(大)院等载体,推进社区(村)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到2025年底,“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
(五)“家庭一床位”。指的是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制定家庭适老化改造、床位建设、运营、管理政策和服务标准规范,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完善家庭养老床位享受补贴政策,根据老年人意愿和需求提供全天候、全方位长期照护服务,把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