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我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推动社区养老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家庭少子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高龄、失能、独居、留守等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据抽样调查,22.1%的老年人有助餐服务的迫切需求。老年助餐服务通过提供便捷、实惠的餐食,直接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尤其是对行动不便或缺乏照护的老人而言,是居家养老的关键支撑。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于2019年印发《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试行办法》,正式全面推开老年助餐服务;2019年下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民政局开始制定政策、组织推动全市助餐网点建设,当年底基本形成助餐设施网络框架。2024年5月,经市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11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从扩大补贴对象、优化补贴发放、增强供给能力、发展农村助餐、完善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现阶段我市老年助餐服务的优化举措。经过五年持续推进,我市建成老人家食堂1852家,基本实现了城镇老年助餐服务的全覆盖,摸索出“全人群服务、全市场运营、多载体搭建、多类型发展”的服务特色,逐步将助餐服务打造为“津牌养老”服务品牌的“金字招牌”。
针对您提案中指出的问题及建议,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已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2025年20项民心工程,争取资金90万元用于老人家食堂升级改造,在全市打造30个具有示范型老人家食堂。市民政局从明厨亮灶、数据可查、食材可溯、智慧可感、文化可融、营养可及、安全可查、服务可持续等八个方面,拟定了示范型食堂的工作指引。鼓励有条件的食堂可配备营养指导员,为老年人提供对膳食营养状况分析、评估与指导,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利用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重阳节和敬老月等节点,开展老年营养健康科普活动;可通过智慧技术,收集餐食数据,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膳食建议,实现智能计费和扣费等。目前,该指引正在征求意见。
二是积极发展配送餐服务。加大部门协同力度,会同市场部门就一级老人家食堂及养老机构对外配送餐所面临的政策壁垒和上位支持缺失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摸清企业的现实困境,研究解决送餐“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食品安全,提升送餐效率。鼓励老人家食堂除了依靠企业组织的自有力量、志愿者或兼职配送员送餐外,还可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外卖平台等合作,为老年人送餐入户。鼓励具有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具备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建设中央厨房,鼓励向老年助餐服务中心集中配送主食、副食及(半)成品菜肴。积极推动养老餐饮服务与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产业融合,实现网上预约、送餐上门。
三是坚持市场化运营。我市老人家食堂的建设思路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志愿者助力。老人家食堂坚持市场化运营,面向全人群服务,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拒绝大包大揽,不搞福利大锅饭,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党委、政府支持下,由市区两级财政提供助餐补贴,为老人家食堂开办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从市老龄委角度加强全市老年助餐工作统筹规划,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拟会同发改部门落实水、电、气、热等优惠政策,打通政策壁垒,使运营主体切实享受应得实惠。
四是强化数字支撑。加快落地津牌养老智慧管理平台助餐服务模块,加强与大数据、卫健、医保、残联等相关部门数据共享,增加数据对比频率,最大化减少“应享未享”和“不应享而享”补贴概率;推进新旧助餐平台平稳过渡。完善老人家食堂数据库管理、助餐订单管理、助餐服务监管等功能,提升我市老年助餐服务的智慧化、精准化、便捷化水平。
2025年4月23日
工作人员: 褚静 联系电话: 23412040-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