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市教委研究答复如下: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制度供给,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养老服务和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一、积极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老年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一是完善政策制度,鼓励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规定,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制度,充分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天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就业创业的积极性,鼓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老年人自主就业创业。《天津市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提出,鼓励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免费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等公共就业服务。推动社区党组织继续为老年人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载体平台,激发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热情。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正确看待老龄社会。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广泛宣传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倡导全社会积极看待老龄社会,把广大老年人当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让广大老年人认识到,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要力所能及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三是搭建载体平台,为老年人发挥作用提供基础保障。坚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引领作用,为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基层治理搭建平台,激励引导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基层民主监督、志愿服务、精神文化、平安建设等活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同时,制定了《关于深入实施“银龄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实施五项行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目前,本市老年注册志愿者达59.1万人。同时,联合7部门印发《关于深化我市“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手足情”为主题,推动社区内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探索社区助老新模式。
二、着力满足老年人健身需要
本市不断推动建设适老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加强适老化健身设施配置供给。发布公共场所适老化健身器材配置指南,在2024年建设的健身步道、户外微场地、乡村健身广场、室外智能健身房、小型体育公园、小型健身中心等700余处健身场所,均配置适老型健身场地器材设施。广泛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2024年统一采购乒乓球器材550台套,配建在各区老年人身边的社区和公园,这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小型健身设施成为他们的健康休闲载体,提升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品质。鼓励引导公共体育场馆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加大对老年人优惠服务力度,增加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段,支持开展适合老年人参与的群众体育活动。同时,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我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方案》,我市共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288所,经过改造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已全部向社会开放,并鼓励各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本校体育场馆。
三、优化老年就医流程
卫生健康部门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就医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树立老年友善服务理念,加强医院后勤保障,优化就诊环境,推进医疗机构人文建设,保障老年人就医服务需求。目前,我市所有医疗机构内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为老年人就医提供绿色通道。为保障老年人就医服务需求,在医院的门急诊等区域开展“适老化”改造,包括增加自助机的语音提示功能、放大字体、保留人工窗口、开展志愿者服务等,解决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强化无障碍通道建设、提供轮椅平车等服务,对于肢体、视力、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努力做到沟通无障碍、信息无障碍、诊疗无障碍,提高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此外,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和入户医疗护理服务,设立174家互联网医院,为老年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入户医疗护理服务等,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就医感受。在住院服务期间,积极推行免陪照护服务,目前全市19家医疗机构均可以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解决老年人住院的陪伴难题。
四、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
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民政局等11部门制定《关于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发展方向,坚持“小餐桌融入大平台,小投入撬动大市场,小服务托举大民生”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老年助餐组织形式、服务模式、运营机制,逐步形成了“全人群服务、全市场运营、多载体搭建、多类型发展”的行业特色,建成老人家食堂1800余家。着眼优化布局和降低运营成本,细化老人家食堂分级分类管理,鼓励引入互联网送餐平台,与快递行业企业合作签约,充分利用现有物流网络、人力等资源为老年人送餐,切实引导助餐服务市场化运作。不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监管,要求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开展食品经营活动,建立健全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天津市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加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加快培育老年助餐服务主体,推动天津宏舜服务集团依托旗下物业服务公司采取嵌入的方式,在津南区咸水沽镇、葛沽镇、北闸口镇、双港镇、双桥河镇、小站镇、双林街拓展配餐相关服务。天津市如鱼物业公司在西青区张窝镇杰盛里社区、地丰里社区、家贤里社区、家诚里社区、天辰里社区、香锦里社区、瑞祥花园社区开展家政+养老助浴相关业务。不断扩大家政居家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提升对接效率,市商务局联合市人社局、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委依托我市官方线上直播招聘平台,开展“暖冬送岗 职等你来”生活服务业直播招聘活动,先后共有我市20余家重点家政企业参与直播。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和促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以“银龄行动”为重点引导支持广大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奉献余热、老有所为,实施“银龄进万家”行动。二是继续优化老年就医流程,推行智慧医院建设、推行免陪照护服务等,不断增加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不断增加就医的便捷度,提升老年人的就医体验。三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加强老年人体育设施服务供给,持续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大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因地制宜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主动性,引导更多社会组织、企业等提供助餐服务,促进老年助餐规范化发展。继续深化家政兴农行动,做好生活服务业直播招聘活动相关工作,为更多有需求的人员提供居家养老照护就业岗位,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
2025年4月22日
工作人员: 赵治国 联系电话:1375273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