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认知症友好社区的建议,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正如您建议中所提,建立一个对认知症患者友好的社区环境,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民政部门牵头,在认知症老年人服务方面多措并举推进宣传引导、设施覆盖等,针对性提升服务供给水平。
一、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日益增强
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359家,提供各类床位8.43万张;建成街道(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180家,覆盖率达到72%,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指标要求;建成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含农村幸福院)1338个,老人家食堂1874家。整合各方数据,覆盖政府、机构、个人的“津牌养老”智慧服务与管理综合平台正加快部署,全市“市级一平台、区级一网络、街道(乡镇)一阵地、社区(村)一场所”的四级养老服务设施架构基本形成。
二、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加速普及
聚焦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研究制定了《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综合体)认知障碍友好环境建设指引》,组织召开全市实地观摩交流会,广泛推行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全市2024年已建成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0个,2025年还将建设10个。我们在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等工作中,也在加强认知障碍照护的知识普及,努力让认知障碍老人享受更加便捷的针对性、专业性照护服务。
三、认知障碍卫生支持逐渐加大
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工作,站在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的高度,致力于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市卫生健康委已经于2021年会同市财政局将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内容,开展辖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筛查,对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由社区医生组织开展常态化认知训练,预防和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生。对确诊老年痴呆的患者,社区医生对其家属和照料者开展培训提高干预率,改善生活品质。
虽然全市在认知症患者照护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您建议中所提的宣传教育普及、专业照护服务、安全环境建设、社区活动丰富、家庭支持政策等还存在一些差距,有些工作还需要与相关单位协商推动,成效还不够明显,对认知症的关注、患者关爱、社会支持还不够。
下一步,民政部门将联合卫健、医保等部门,落实《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宣传老年痴呆防治科普知识,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及早期干预,探索建立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逐步提供综合连续的老年痴呆防治服务。重点围绕老年人认知症,发掘基层养老服务设施载体作用,进一步丰富设施活动,扩大认知症宣传;围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将认知症关爱与照护服务纳入课程;围绕社区适老化改造,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依托家庭照护者培训,增强对家庭认知症患者的照护支持。
再次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2025年4月23日
工作人员: 袁杰 联系电话: 23412040-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