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建立全市通存通兑的“时间银行”的提案,经会同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提出并着力培树“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深入推动“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夯实“津(金)牌养老”服务基础,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一是深入推动助老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4月9日,市民政局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市少工委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寸草心”“手足情”志愿助老行动,共发动487所大中小学与465家养老机构、综合体,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相互结对,3719个志愿组织、7.5万名志愿者开展了1.1万次为老志愿活动,受益老人近35万人次。市、区两级累计投入“寸草心”“手足情”公益创投资金852.91万元,开展公益志愿服务项目204个。各区发掘、推介的先进典型共有1000多个,活动开展以来,赢得了老年人的广泛好评。我市工作经验成效先后获央广网、人民日报天津频道、中国社会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刊载。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按照每户12元的标准安排社区公益事业补助资金,按照每个社区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安排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包括老年人教育培训、老年人技能指导等在内的服务项目,鼓励社会组织等单位开展送智能送科技等公益服务,引导更多的老年人接受和使用智能设备。同时,支持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依托或建设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引入智能穿戴设备,对老年人日常行动状态进行监测、预警和远程照护,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养老服务。
三是建设综合养老平台。整合市、区两级现有信息资源,搭建全市统一、横向对接、纵向贯通的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通过数据赋能智慧管理,实现全市养老服务政策、资源、服务、监督“一网通”。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开发津牌养老微信公众号,公开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和养老服务内容,供群众查询、下单。设置志愿服务专有模块,融入“结对子”理念,即特殊困难老年人与志愿者、网格员等探访关爱力量建立帮扶关系,形成老年人申请、街镇召集、志愿者认领,系统提醒相结合的探访关爱机制,确保探访关爱100%覆盖。
四是出台专项文件。2023年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教委等8部门制定《关于深化我市“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服务力量、重点内容、制度机制和工作保障五个方面都作出了系统、全面、具体的部署。明确提出要普遍建立助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大力推行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辖内“银行”字样使用情况加强监测。对于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行为,根据违法行为具体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等情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规定,依法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互联网行业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由网络账号归属地或网络运营者所在地银保监局牵头开展整改规范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要求,围绕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在探索具有天津特色养老服务模式、聚焦提升基本养老服务品质、加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12日
工作人员: 庞雨生 联系电话: 2341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