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从“有”到“好”养老服务水平须精准提升的建议,经会同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答复如下:
天津市民政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养老领域深入实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总揽,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十项行动”的决策部署为导向,以养老调查研究为契机,以推进民心工程养老服务项目为抓手,局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靠前指挥,进一步推进年度工作上台阶,秉持“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理念,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跨界融合,大力培树“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现会同有关单位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动落实情况
(一)设施建设
市民政局推进“民心工程”落实落地,今年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30个,5月月份调研滨海新区、津南区、宝坻区老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情况,安排500万中央福彩公益金,支持5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截至2023年7月底,我市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18个,建成养老床位1607张。坚持完善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区级层面,16个区均完成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街道乡镇层面,159家综合体相继投入使用,街道覆盖率达到100%,年底前乡镇完成60%;社区村层面,建成照料中心1357个(社会化运营和社会力量兴办的630余家,占比45%以上),托老所16家,老人家食堂1701家,社区延伸服务机构53家;全市养老机构(含养老服务综合体)415家,各类床位总数达8.12万张,社会办养老机构占比83%,形成国办和社会办养老机构优势互补、有序发展的格局。
(二)政策制定
着力完善顶层设计,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实施津牌养老五大工程,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市、区两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市养老服务研究中心,连续多年将养老服务项目纳入民心工程,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制定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措施,推动养老机构向农村老年人延伸服务。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评估和等级评定制度。实施养老床位综合责任保险制度,降低养老机构运营风险。经市医保局报请市人民政府同意,我市印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医保规〔2022〕3号),提出了多项改革优化长护险试点工作的具体举措,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提高长护险保障水平。做好亲情照护人员区分管理。考虑当前重度失能人员主要在家里接受亲属进行日常照护的现实情况,为让更多人享受长护险待遇,增加亲情照护人员为长护险服务人员,并与定点护理机构专业照护人员进行区分管理,更好的享受待遇。增加居家护理服务待遇享受情形。即由亲情照护服务和专业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情形,确保更多重度失能人员能够享受到长护险服务和资金保障。明确建立定点护理机构服务能力分类管理制度、退出机制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派单管理制度,更好的规范服务市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长期护理服务。
(三)人才培养
市人社局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海河工匠”建设,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鼓励养老服务企业、相关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劳动者开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一是鼓励各类劳动者积极参加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将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等养老服务相关职业纳入我市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对按照我市《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培训补贴标准目录》所列职业开展技能培训的,依规给予培训补贴。二是支持职业培训机构针对养老服务企业的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等广大劳动者开展养老服务相关职业的技能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建设企业培训中心,利用自身设施设备组织职工开展企业内训,依规给予企业培训补贴。三是鼓励我市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开设养老护理、健康照护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逐年扩大在校生规模。通过专业化培养,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企业专业人员技能水平。
市教委和各有关高校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充分调动、积极发挥各有关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不断拓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平台,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能力。天津理工大学在成功申报设置“老年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持续加强专业建设,与天津市职业大学联合开设全国首个本科养老服务专业—社会工作(老年福祉与管理)专业;市教委支持天津理工大学创新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打造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天津理工大学与美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智慧型实践课堂建设;与天津长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小橙长护)开展实验室共建,围绕老年健康管理、智慧养老社区建设等实务领域,将养老服务岗位需求与实验实践教学融合,培养养老服务行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天津市职业大学、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滨海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开设有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教育指导与服务)方向;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有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其中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将养老等相关专业整合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群,在我委组织实施的“十四五”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建设项目中,投入财政资金重点打造市级高水平专业群,推进相关专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家政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天津职业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被评为教育部评为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持续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相互融合衔接,将岗位任务引入教学过程,校企共建“1+X”模块化课程资源,开展“1+X”证书试点师资培训,已开展老年照护等多项涉老领域证书制度试点,全面提升和保障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市级老年大学建设,发挥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一体两翼”办学优势,发挥市老年人大学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远程教育满足了老年人居家学习的需求。指导各区教育局落实老年教育的工作任务,重点提高区属高水平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和服务能力,推进各老年大学深入开展老年人的智能技术教育培训,发挥对本区老年教育的引领示范指导服务作用。
市卫健委通过市级培训培养一批临床急需的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为我市老年护理培养和输送专业型临床护理骨干。各区和各医疗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培训,提升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护理、老年心理护理等老年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开展全市区域同质化培训,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要求,录制培训视频下发至各区和各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机构内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设施建设,促服务提升。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发展,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30个;对接“金民”系统和各区平台,搭建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市财政将围绕“十四五”规划部署,积极配合市民政局等部门,从我市实际出发,在支持探索具有天津特色养老服务模式、聚集提升基本养老服务品质、加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我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全面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不断增加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抓模式创新,促品牌打造。推广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召开京津冀“银政企”养老服务对接活动,推动各类优势资源向养老服务聚集和工作落地;推进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寸草心”“手足情”行动,完成1000名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落实养老院长100人、养老护理员网上培训4000人。市人社局按照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持续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卫健委继续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培养临床亟需的老年护理专科护士,提升老年护理水平及专业技能,精准对接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加强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管理和规划,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解决医疗机构老年护理专科人才缺失情况,并通过专科护理人才带动医疗机构及区域整体护理水平提升。
(三)抓招商引资,促产业发展。召开天津市养老服务营商环境促进会,促进康养企业资源对接。在前期对接北京市、河北省相关部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对接活动,召开2023年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推动我市企业向河北省有关地区布局发展。
2023年9月2日
并附附议人:马爱琴,刘冉录,孙杰
工作人员: 段 磊 联系电话: 23412040-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