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困难群众帮扶平台点亮群众“微心愿”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是成立天津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为强化我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我局牵头制定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和成员(联络员)名单,向35个成员单位印送了职责任务分工和2022年度21个方面重点任务,97项工作措施,进一步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动《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修订完善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及时修订《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适度扩大救助范围,明确“单人保”的申请条件,拓展了本市户籍人员因婚姻关系组成家庭的外省市人员的救助申请。为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不再将民主评议作为必须环节,仅提出对公示有异议的低保申请对象,可以开展民主评议。及时修订《天津市特困人员认定管理办法》,扩大无劳动能力和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认定范围,缩短审批确认时限,增加照料服务环节。三是推进低收入人口信息平台建设。为健全完善我市困难群众定期数据比对和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依托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二期项目,强化统筹协调,加强部门联动,科学研判谋划,全面建成一套涵盖多项智能预警及多维度查询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并联通金民救助与救急难系统,实现与核对系统的深度融合,已于7月中旬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正式上线使用,我市也成为全国首家向民政部报送专项救助低收入人口数据的省份。
(二)大力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印发了《天津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市级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了《天津市社区公益专项补助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为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和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吸引志愿服务枢纽型组织入驻,扶持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塑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开展“益路同行”志愿服务项目,为广大公益组织搭建能力提升、资源整合平台。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平台资源优势,孵化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通过咨询服务、策划指导、场地使用、能力提升、问需实训等方式,提升入孵组织能力。举办了天津市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评审,重点征集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尤其是面向老年、儿童中的特殊困难群体,以“社工+志愿者+慈善”方式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全市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发展,培育、支持、宣传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展现志愿者风采,弘扬时代精神,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三)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是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通过选拔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拔尖项目、举办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开放日”、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与成果展洽交流会、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新媒体创新创业大赛、“海河英才”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创新赛、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鼓励各学校发挥各自创新创业专业优势,进行资源共享,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二是促进高校众创空间经验交流。对全市高校众创空间开展绩效评估工作,通过召开线上评审会,促进高校交流双创教育理论成果,分享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孵化经验。鼓励各高校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团队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开展创业实践,为公益事业补充新鲜血液。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计划召开社会救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资源、强化配合,研究分析部署工作,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开展低收入口动态监测平台使用,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定期开展检索排查,确保主动发现、及时干预、精准救助。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制度,修订《天津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定办法》,进一步规范本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定工作。
(二)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继续通过吸引志愿服务枢纽型组织入驻,扶持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塑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开展“益路同行”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尤其是面向老年、儿童中的特殊困难群体,以“社工+志愿者+慈善”方式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全市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发展。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继续举办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开放日”等赛事活动,鼓励各学校发挥各自创新创业专业优势,进行资源共享,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各高校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团队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开展创业实践,为公益事业补充新鲜血液。
2022年9月29日
工作人员: 窦占红 联系电话: 2341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