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载栉风沐雨,五年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部门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十二字工作目标,运用“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十字工作方法,持续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服务创优、质效创先,交出了一份亮眼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推动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将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至乡镇街,提升救助申请时效;打破户籍地限制,实现社会救助“一城通办”;将与本区户籍人员有婚姻关系并长期在本区居住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全力推行重病残等人员“单人保”,确保保障精准全面;推动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等政策落实,保障边缘人口长期稳定脱贫。截止2024年底,蓟州区列入社会救助保障的群众共计8949户14055人,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8.39亿元。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建立由区民政、医保、住建等32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议事制度,合力推动全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各项措施落实。积极运用“金民工程”社会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救急难”服务平台等信息系统,加大对低收入人口数据的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通过多部门通力合作,全区重点对医疗教育居住等费用支出过大的家庭进行数据比对,为6810人次提供了一次性、临时性的精准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744.46万元。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实效。通过“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将8020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常规保障范围。组织“情满津门”困难群众走访慰问等活动,累计发放慰问金74.51万元、米面油等“大礼包”527份,受益群众1299户。指导各乡镇街开展定期核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检查督查,核查疑点信息,做到动态管理。五年间,全区动态调整或取消在保对象8451人,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