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载栉风沐雨,五年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部门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十二字工作目标,运用“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十字工作方法,持续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服务创优、质效创先,交出了一份亮眼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提标扩围,健全完善“弱有众扶”救助体系。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转型。2019年以来,累计救助城乡低保对象、供养城乡特困人员42.6万人次,发放补助金47207.5万元;累计实施临时救助0.6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945.83万元。完成民政部“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研究开发津南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推广“扫码服务、一门受理、多门联动”救助模式。2022年荣获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提质增效,推进打造“老有所养”幸福标杆。建成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个养老服务综合体,推进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完成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约6万人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601张。持续推进131家老人家食堂规范运营,提供助餐服务25.57万人次,发放助餐补贴52.82万元。打造津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研发“颐养津南”小程序。提档升级,高位推进“暖心服务”惠民场景。优化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推动登管衔接,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移风易俗,建成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发展公益慈善事业,5年来,累计募集善款1.37亿元,惠及困难群体12.39万人次。链接社区慈善资源,累计设立社区基金4家,接收捐赠物资213万余元,聚焦群众身边事累计开展项目40个,受益群众1.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