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载栉风沐雨,五年春华秋实。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部门围绕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十二字工作目标,运用“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十字工作方法,持续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服务创优、质效创先,交出了一份亮眼厚重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西青区养老工作被评为全国农村社会化服务典型,西青区养老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传承民政宗旨,发挥民生保障“最兜底”作用。一体化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出台《西青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建立“铁脚板+大数据”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排查工作,建立街镇慈善帮扶基金,推进形成“政府救助+慈善帮扶”模式。全区3000余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儿童福利保障、流乞人员帮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工作得到加强。勇担时代使命,展现服务社会“最贴近”优势。开展“养老服务提升三年行动”,建设“区级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区、街镇、片区、村居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全区现有各类养老服务单位257个,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闭环系统,荣获“全市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区”称号。着力推进社会化养老,引进全国知名养老企业,有效推动实现了“养得了”“养得起”“养得好”。坚持党建引领,勇担发展民主“最基层”任务。深入开展筑基、壮骨、增效三大行动,推动“党建入章”全覆盖,培育孵化具有西青特色社会组织;建立婚俗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设立津门湖婚姻登记巡回登记点,举办“520遇见爱”集体颁证等特色活动;推动西城寝园“管办分离”,实施节地生态安放逝者数量逐年提升,持续开展“五情”祭扫唤新风文明祭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