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服务处党支部 刘觅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代先贤用一句话概括了个人修为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品行是从小培养的,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细胞,家教家风既是家事私事,又是国事大事,关系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和国家发展。清正严明的廉洁家风能够支撑起全社会的清风正气,更是营造勤政清廉党风政风的有力抓手。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庭不只代表了亲情、亲人和住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家风就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幸福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焦裕禄同志就是培养良好家风的典型。他因为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没买票就进了剧院去看戏而把儿子呵斥一顿,第二天又带着儿子去剧场认错并补上了两毛钱的票款。他的大女儿初中毕业后待业,他带头践行干部子女不去好单位的规矩,把女儿安排到了酱菜厂,并教育她作为县委书记的女儿,要带头吃苦,不应该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了六个子女,他的孩子们说:“爸爸既是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压力在鞭策,决不能给他老人家脸上抹黑。”焦裕禄同志临终时曾嘱托妻子:“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他的妻子也始终坚守着丈夫的遗训,践行着焦家的家规,告诫孩子们:“焦裕禄的家人,这个名号,我们全家要当得起,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当得起。”正直清明的焦门家风是焦裕禄同志留给家人最珍贵的财富。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曾说:“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中国人经常说“家国情怀”,因为在中华民族的逻辑当中,家、国是密不可分的。《礼记·大学》有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社会风气建设、党风政风建设、国家建设互融互通的基本点,是一套具有实践性的社会、国家建设路径。个人可以影响家风,家风可以形成社风,社风营造国风,国风成就天下之风。家庭的事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它也是社会的事、国家的事。
家风是党员干部行稳致远的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配套规章、措施相继出台。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方面的表率作用。对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家风无疑是抵御腐败堕落的重要防线。没有良好的家风,党员干部个人修养的提升就没有源头,很多党的高级干部腐败都是从家人、亲属的腐败开始的。原则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在人情中失守,正所谓“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家风如春雨”,党员干部一定要重视家风家教,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带动健康的大众生活情趣,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