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宝坻区民政局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将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示范型“老人家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的助餐服务,切实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
走进马三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家食堂,饭菜香气扑鼻,老人们围坐桌前,边吃边聊,其乐融融。为提升餐食品质,该食堂特邀天津市特级餐饮厨师担任顾问,科学搭配膳食,推出少糖、少盐、少油的健康菜品,每日提供15至20种荤素搭配的菜肴,让老年人品尝到地道的“津味儿”美食。
“菜不油腻、不咸,用料新鲜,特别适合老人。”市民贾洪芳对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马三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副院长刘磊介绍,食堂始终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丰富菜品花样,确保营养均衡,让老人吃得舒心、放心。
针对高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问题,区民政局创新推出“送餐+守护”服务模式,延伸助餐服务链条,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83岁老人王敬信腿脚不便,子女不在身边,以往买菜做饭成了难题。如今,助老送餐服务让他告别了“做饭难”,“饭菜软和,口味合适,真是解决了大问题。”王敬信满意地说。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区民政局紧扣群众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老人诉求,优化助餐流程,以“一站式”服务、信息化管理和上门配送等方式提升服务效率。目前,全区已建成一级老人家食堂5家、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15家,覆盖24个街镇。
如今,一张覆盖全区的“幸福餐桌”网络正在形成,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更让他们吃出了“幸福味道”。区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晓晨表示,“我们将加大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助餐服务力度,指导街镇完善服务体系,让惠民政策惠及更多群众,以务实举措持续推动作风建设,为老年人筑起‘幸福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