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如下:

昨日(10月15日),2025年天津市“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和平区民园广场举行。图为市民现场接受义诊服务。 记者吴迪摄
金秋十月,又逢重阳。作为2025年天津市“敬老月”活动中的一项,昨日(10月15日),市老龄委联合各成员单位通过搭建为老服务展位向老年人传递敬老温情。
在和平区五大道民园广场,聚焦“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主题,四大类30个为老服务展位的工作人员以热情的笑容迎接老人。在公益市集展区,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和法律咨询,并进行普法及防诈骗知识宣传。如何使用智能设备?当前有哪些“银龄行动”?这些与养老密切相关的话题,也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述中走进老人们心中。文化社交展区,“老爸老妈老‘牛’了”中老年梦想真人秀海选活动启动,歌唱、舞蹈、戏剧、时装展演……老年人用才艺展现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温情服务展区,设置“健康加油站”“美食体验区”“津门老字号助老专柜”以及市政服务专区等,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产品体验等服务。适老化改造市集展区,集中展示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辅助器具适配、智能安全监护等适老化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从中获取适老化知识。
活动现场,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赵治国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市常住人口总量136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35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5.88%。在常住老年人口当中,60岁至64岁人口为101万人,占比28.6%;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2万人,占比18.48%。这表明,尽管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但老年人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应对人口老龄化市情,我们将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能力与社会参与度。”赵治国说。
“此次活动只是2025年‘敬老月’活动一个缩影。”赵治国介绍,“敬老月”期间,我市将重点围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关爱帮扶老年人、为老志愿服务、健康常识普及、老年产品和服务展示、智慧助老、精神文化生活、法律服务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在90余项代表性主题活动中,既有物质帮扶、健康守护,也兼顾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权益保障,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无障碍
关爱版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