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媒体聚焦丨今晚报:换种方式 39位逝者长眠碧海


全文如下:

摄影 记者 吴迪

“姥姥生前表示不喜欢墓地,更喜欢大海,所以我们选择了骨灰海葬,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我们的决定,也算是完成了姥姥的心愿。”市民李女士说。昨日(3月30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碧海寄情,爱在沧溟”——2025年京津冀海葬启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隆重举行。在家属的送别下,39位逝者以碧波为家,魂归大海。

上午10时,启航仪式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举行。活动现场,鲜花、花篮整齐排列,表达着对海葬逝者深深的敬意。家属代表分享家风往事,深情缅怀已故亲人。公祭人恭诵祭文,歌颂海葬逝者无私大爱。随着汽笛长鸣,2025年海葬活动正式启航。

海风拂面、海鸥啼鸣,载有39份逝者骨灰的“国宾9号”海葬专用船,缓缓驶向渤海湾。船舱内温馨祥和、庄严肃穆。海葬仪式上,礼仪人员敬献花篮,全体默哀致敬。逝者家属在哀婉的奠词中,追忆往事、缅怀亲人。船只到达指定海域后,家属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登上甲板,将亲人的骨灰轻轻葬入万顷碧波。伴随着落花瓣瓣,海葬逝者在广袤海洋的拥抱中,枕波长眠,回归自然。家属们泪目思亲,纷纷在祈福卡上写下寄语,表述心中哀思之情。活动最后,全体人员为逝者祈福,启航仪式圆满结束。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自1990年开始推行海葬,至今已安葬骨灰3万余份,参与家属近6万人次。公众参与度逐年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随着惠民殡葬政策的深入实施,骨灰海葬这种享有财政经费补贴、服务全程免费、不保留任何骨灰的公益普惠生态安葬方式,有效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顺应了群众多样化的安葬需求,有力推动了殡葬移风易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民生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京津冀三地共同组织海葬启航活动的第六个年头,协同海葬活动有效推动了海葬的社会知晓度,提升了三地殡葬工作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三地民政部门共同表示,将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殡葬领域合作,携手打造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办:天津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234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