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天津市民政局:开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慈善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脉。步入新时代,慈善被赋予第三次分配主要方式、助力共同富裕重要途径的新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这为新征程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近年来,天津市民政局以建好管好用好慈善组织为基础,以“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为工作目标,努力把好方向引领、激活慈善活力、强化规范管理、聚焦作用发挥,引领天津慈善事业明确使命、找准定位,探索“慈善+”多元化服务模式,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锚定航向 走好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天津市民政局聚焦源头党建、全过程党建、业务党建重点环节,通过落实慈善组织成立登记、章程核准、年检年报、专项抽查、登记评估、教育培训与党建工作“六同步”机制,实现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纳入”,建立健全慈善组织党组织书记述职制度,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推进慈善组织党建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到慈善组织各领域全过程,把慈善组织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党的周围,引导慈善组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践行党的宗旨、响应党的号召、当好党的助手,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坚定不移走稳走好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依法治善增活力 厚筑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基础

培训赋能,激发慈善组织内生动力。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法新规、案例解析、法人治理、监督机制、项目运作、品牌建设主题开展多元化培训,不断提升慈善组织管理运营能力,推动全市慈善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赋能增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坚持有为政府、有情社会相结合,加大部门开门联动,联合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税务局为符合政策的89家慈善组织办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鼓励慈善组织选准突破口,帮扶最难处,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活动,用慈善之力固民生之本。

动人以行,大力褒扬善行善举。举办首届“天津慈善奖”,对89个爱心个人、爱心单位和慈善项目进行表彰,激发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进一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深耕文化,汇聚人人参与之力。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通过“集中+日常”宣传方式开展系列慈善主题宣传活动,讲述慈善故事,展示慈善成果,普及慈善法规,宣扬慈善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增强人人皆可慈善的社会认同感。

服务群众 让慈善之光温暖津城

坚持开门干慈善、人人可慈善,将慈善事业作为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积极引导全市189家慈善组织发挥方式灵活、类型多样、可及性强、服务专业的优势,大力推进“慈善+”作用发挥,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建设。

推动“慈善+乡村振兴”行动。引导慈善组织聚焦服务乡村“一老一小”、乡村产业、生态文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积极认领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对口帮扶地区项目。2018年至今,全市慈善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资金投入2.32亿元。

推动“慈善+助老扶老”行动。引导慈善组织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所思所盼,助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例如,天津市方先之医学发展基金会出资98.2万元助力失能家庭照护者培训项目实施,帮助改善失能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天津市心羽公益基金会创立幸福大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活动,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从封闭环境里走出来。

推动“慈善+民生助困”行动。引导慈善组织聚焦关爱生活困难群众,开展助困、助学、助医等多元服务活动,助力兜牢民生保障网,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如,天津市人口福利基金会捐助32万元慰问本市636户单亲残疾困难母亲。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天津市天士力公益基金会筹集15万元善款开展“星星的守护”公益项目,通过培训干预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天津市慈善协会出资87.5万元资助本市困难家庭大一新生学子175名。天津市社会救助基金会出资131.7万元资助本市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在读大学生266名。天津市老年基金会推出为生活困难老年人半价优惠安装助听器、眼镜、义齿等公益项目。

推动“慈善+应急救灾”行动。引导慈善组织发挥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灾优势,有序集结专业救灾队伍、募集救灾资金、筹集救灾物资,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为受灾地区受困群众提供帮助。驰援河南省郑州、新乡、安阳洪涝灾区,救援队伍赴灾区成功解救被困群众3000余人,全市慈善组织捐款捐物合计6592.6万元。驰援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全市慈善组织捐款捐物合计1120万元。

聚焦民生建设,推动“慈善+”多元服务举措的同时,天津市民政局还积极引导全市慈善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与延伸服务领域,支持慈善组织向生态治理、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开展慈善助力活动,成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有力帮手,切实发挥慈善力量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

强化规范管理 创新打造立体化监管体系

政策创制规范治理。制定《基金会内部管理基本制度指引》《慈善组织章程示范文本》《社会组织、慈善信托日常监管与行政处罚工作衔接的规定》等文件,引导慈善组织规范内部治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逐步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四必谈”规范引导。通过成立发起、年检年报、信访投诉、移交处罚四环节与慈善组织面对面讲政策、说纪律、教方法,切实做到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各环节、全过程的规范引导。

部门联动规范监管。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工作联动,与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联合执行慈善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公开募捐活动备案审查制度,实施年检年报结果、抽查审计与专项审计结果、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移交执法与行政处罚结果“四通报”制度,切实增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管的协同性、穿透性、有效性。联合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慈善组织风险和问题处置长效机制,确保全市慈善事业在安全的前提下行稳致远。

阳光慈善规范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入第三方机构,按照一组织、一报告、一方案原则在“慈善中国”平台核实信息公开内容,确保各类慈善组织在“透明的玻璃口袋”中运行,有效维护慈善行业公信力。

天津慈善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还需要持续推动延伸慈善服务领域、丰富慈善服务内容、拓展慈善捐赠形式、规范慈善运作机制,在规范与创新中不断凝聚壮大慈善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主办:天津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234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