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市民政局办好办实群众身边事 全方位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

新年伊始,红桥区子牙三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给社区居民曹淑敏送来了春节慰问金。曹阿姨的老伴患病常年卧床,靠低保救助金生活。按照今年民政部门的慰问政策,老两口得到了800元补贴和饺子费,街道社区还为曹淑敏送来了大米、福字、中国结。

1月9日,2025年“爱暖津城”春节慰问活动在市民政局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市社会救助基金会还携手爱心企业等,为困难群众、困难职工募集总价值45.7万元的4000份“新春·爱暖包”,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张雪松介绍,“新春·爱暖包”只是此次春节慰问的活动之一。“今年‘两节’期间,全市共投入各类慰问资金1.45亿元,其中为全市社会救助对象发放年终一次性补贴、过节费共计1.15亿元。春节前,各类慰问资金和慰问物资全部发放到位。”张雪松说。同时,春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工作正在全市各区开展,重点对社会救助对象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众,进行用煤、用电、用气等安全情况全面摸排,及时了解困难群众期盼和诉求,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近日,家住北辰区的刘阿姨发现自己“一卡通”上多了1500元。“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民政部门发放的春节慰问金,感谢民政部门切实把关怀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刘阿姨开心地说。

为了让困难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及早领到“红包”购置年货,北辰区民政局迅速启动2025年度春节慰问活动,本次活动共慰问困难群众7235人,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供养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群体。

2024年以来,市民政局紧盯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夯实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列入社会救助保障的群众共计8.84万户、13.63万人,将15482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常规保障范围。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民政部门推动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将全市22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平台预警体系,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将13.69万人纳入保障范围。”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付卫兵介绍,2024年以来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3211人次,帮助321名人员成功寻亲。通过引入慈善资源,动员全市114家基金会和189家慈善组织开展灵活救助帮扶,组织“情满津门”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走访慰问等活动,总共发放慰问金1.55亿元,受益群众16.5万人。

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一年以来,市民政局精准施策,不断下好救助“先手棋”。在加大对低收入人口数据动态监测方面。积极整合“金民工程”社会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救急难”服务平台等信息系统,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2024年以来,通过与医保、教委等部门合作,重点对医疗和教育费用支出过大的家庭进行数据比对,主动发现遇困群众,新纳入低保等常规救助72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65万元。

在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方面,探索推进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业务,打破户籍地限制,实行居住地申请办理,开展社会救助审核确认事项“一城通办”。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完成社会救助审核确认“一城通办”业务22户,受益群众34人。

“2025年,我们将紧抓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建设,把民政工作新部署转化为惠民新举措、民生新改善。”付卫兵表示。


主办:天津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234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