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津(金)牌养老”创新与发展专题研讨会——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养老服务谋新篇暨居家社区养老评估专家论证会在美丽津城召开。此次会议,由天津市民政局主办,天津市鹤童老年福利协会承办,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峰出席并全程参会。研讨会上,多名专家学者就“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展开研讨交流,在肯定天津市加快完善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为主体的“973”养老服务发展格局的同时,对如何培树“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做优做强特大型城市现阶段养老服务工作建言献策。特此摘编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发言,希望以飨读者的同时,抛砖引玉,引导全社会共同谋划新时代天津养老服务发展大计,共同参与“津(金)牌养老”品牌建设。
专家观点:
注重普惠养老适度、资源向农村倾斜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陈友华教授
陈友华认为天津“津(金)牌养老”亮点非常多,主要体现在:一是符合实际。经过数十年艰苦努力和探索,天津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养老之路。用“津(金)牌养老”来概括,包括打造了具有天津特色的“973”养老服务格局,理论和实际意义重大。通过“津(金)牌养老”可以看到努力地整合资源,例如:在一个社区里把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等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二是品牌响亮。“津牌养老”和“金牌养老”是谐音,还预示着天津人不仅要在全国养老服务中力争做到最好、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已经建立起“津(金)牌养老”比较健全的、具有天津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值得在全国各个城乡进行推广。三是规划全面。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得非常全面。以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设施网络建设为骨架,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三边”(身边、家边、床边)“四不离”(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熟悉环境、不离熟悉朋友)养老服务体系。四是定位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定位,包括天津市养老服务的定位非常明确。明确政府应尽的是基本责任,力争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主要的工作是围绕特困老年人开展服务,对于其他的老人更多要依靠社会、市场的力量去解决,政府在其中主要是起到了扶持跟帮助、协调、监督、管理的作用。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例如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不断地扩展政府的基本服务范围,有一个基本服务范围扩大的倾向,实际上有点越位了。经济发展不好的地方,实际上政府还没有完全启动,进而就导致了全国各地间老年人的公平性是缺失的,或者说公平性是不足的。五是具体有力。天津市的“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所提出的运行措施,结合天津实际,很接地气且具体可行,例如:以“1566”的思路去培育一个品牌,实施五大工程,夯实六个要素,支撑实现六个目标,非常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六是如何重视和发挥好青年力量在养老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公益服务主要解决兜底的特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而市场主要为其他人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养老服务,这样的分工清晰明了。七是创新突破。天津市在这些年来不断地创新探索,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突破。举两个例子,一是天津市政府部门向市场学习,将市场发展的理念与做法引入到养老服务中来,鼓励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专业化发展,有条件的企业将保洁服务由公共区域向老人家延伸;二是,天津不仅鼓励创建养老服务机构,而且对那些被市场、社会所淘汰的养老服务机构,也及时建立一个退出机制,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化、最大化利用。因此,天津通过总结精炼在过去数十年创立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经验,打造“津(金)牌养老”的品牌,值得好好学习总结,并在全国推广。
同时,陈友华谈及关于全国养老服务问题五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普惠养老要适度。普惠由“普”和“惠”两个字组成,“普”是指覆盖面,大家都能接收到;“惠”是指价格,以低于市场价格或者产品的服务。普惠的责任主体不是资产或社会,而是政府,这意味着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因此需要考虑四个问题:一是“政府是否做好了付钱的准备”,二是“政府要出多少钱”,三是“以何种方式出钱”,四是“政府的钱从哪儿来”。在财政联动困难的情况下,现有普惠养老范围的扩张要适度、量力而行。第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需要有效需求的支撑。每个社区是否都要建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建起来能否存活,这些都值得考虑的。没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作为支撑,市场服务与社会服务很难发展起来。第三,“居家养老服务圈”要便利。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的建设在养老服务需求比较稠密的地区可能是比较合适的,在养老服务需求比较稀疏的地区开展则成本很高。有其他的服务才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第四,制定政策需以供给为基。制定政策时以需求为本,但也要考虑到供给为基,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例如农村养老问题,在农村互助养老能解决互助问题,主要是应急救援的服务,但寄希望于互助养老解决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第五,注重资源向农村养老倾斜。农村地广人稀,老年人群体多由老弱病残构成,收入低、经济支付能力不好、观念传统,目前阶段寄希望激发农村市场的活力来解决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不现实。因此,政府应该客观地面对农村养老方面的现实问题,给予农村更多的资源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