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我国离婚率迅速上升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世界各国整体呈现出离婚率迅速上升的趋势,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这方面也没有“示弱”。据中国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也是相当迅速。

  美国人因离婚容易而离婚、韩国人因婆媳关系闹僵而离婚、德国人因不断攀升的失业率而离婚、巴西人因男人的忠诚度不够而离婚(当然这都是指主要原因,并非全部)的同时,中国人又是为了什么而离婚呢?我认为,我国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高。

  现代青年崇尚个性张扬,追求生活质量,一旦婚姻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分手。现实与婚前的期望产生矛盾且不可调和,离婚就是必然的选择。社会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认为,需要能够影响认知、行为和态度。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婚姻质量、感情需求和爱情期望也有所上升,而现实却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这必然能影响进而改变他们对待自己婚姻的态度,并做出离婚这样的举动。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可以说是“婚外恋”,真是由于对另一半的需要在真正的配偶身上无法得到满足,才使人们采取了另寻他人的做法,而婚外恋正是目前很大一部分人离婚的原因。

  二、新一代独生子女缺乏宽容。

  在年轻人离婚人群中,90%以上的夫妻双方是独生子女,他们分手的主要原因是性格不合。目前,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大多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成为结婚的主要人群。但让人担忧的是,他们结婚快,离婚也快。有专家分析,独生子女个性太“独”,缺乏责任感和给予意识是这个年龄段高离婚率的主要原因。他们从小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习惯了被人照顾,性格里缺少宽容和付出,夫妻之间发生点小摩擦,结果因为互相不让步,使得小口角激化成大矛盾。他们在婚前一直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家长围着转,婚后“双核”的局面则是针锋相对,谁也不让着谁,双方强势导致生活极易产生矛盾。另外,婚后琐事中缺少“调味剂”,和婚前恋爱中的浪漫与如胶似漆形成鲜明对比,夫妻双方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甚至会在谁刷碗谁做饭的问题上产生纠纷,怀着抵触、不快处理家务和进行交流,十分容易产生矛盾

  三、家庭暴力日益增长,使得婚姻难以维系。

  家庭暴力是家庭生活中最具危险的“杀手”,它的发生原因有许多,比如婚外情、经济问题、心理变态等,它对婚姻的伤害是致命的。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大部分群众的教育水平不高,封建社会“夫为妻纲”的古训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有人认为夫妻间打骂是家庭内部事,别人管不着,也有人认为丈夫打妻子不会触犯法律,许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告不诉。这些思想都助长了家庭暴力的发生。家庭暴力还有一种在家庭中常常发生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形式,那就是冷暴力。冷暴力指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如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等。这些表现形式使得双方的交流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交叉线变平行线,走向离婚的边缘。

  四、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各方面开始追求独立。

  社会发展水平和妇女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离婚率是成U形关系的。妇女经济地位低的时候,男方容易提出离婚;妇女地位高的时候,女方容易提出离婚。这可以归纳为是,双方地位的悬殊容易导致离婚。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公平理论”——这是爱情和婚姻关系中很重要的维持手段——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付出应该与其收益成正比例。因此,婚姻关系中,人们并不是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益,而是追求一种大致的平等,付出多少,得到多少。所以只有双方平等或近似平等才能使双方都满意。从现状来分析,主要是妇女的地位在变化,另一个角度上,也可以说是女性自我知觉的提高,她们对自己的需要了解得更加清晰,使其在婚姻关系上更加主动。

  五、夫妻之间缺乏沟通。

  走向破裂的夫妻经常不能或不愿意向对方表达负性的情绪,即懒得与对方沟通,心里还对对方充满了埋怨,双方积极的行为被忽略,而消极的行为被夸大。现在有很多夫妻或情侣分手的原因都是很潇洒的四个字——性格不合。的确,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互动模式、多元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流动使很多在婚前观念很统一的伴侣后来产生了分歧,但是我认为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沟通。社会整个的忙碌运转使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即使是夫妻,如果不主动进行沟通的话,也会慢慢变得无话可说。而当家庭聚合力减弱,这个“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丧失的时候,群体的关系也会随之破裂。

  六、社会对离婚态度的改变。

  如今,人们对离婚的态度越来越包容,在对待离婚问题上,现代年轻人不会受传统观念太多束缚,他们很少把离婚视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情,而是把它当成新生活的开始。不再像以前接近封建的时候那样,把离婚作为耻辱。这就使许多曾经不敢离婚的人鼓起了勇气。“认知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理论”也认为社会行为受文化的价值观影响。所以,整个社会对婚姻的态度转变,也是离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我认为我国离婚率上升的六大原因。婚姻是人生大事,没有谁真的不在乎。因为婚姻失败也意味着人生的一段不成功。有些人离婚后表面上大大咧咧,其实内心很受伤。对于离婚率上升这个事实,我们无法从单一的方面来分析它是好是坏,从原因上来看就可以发现人们对婚姻的期望提高和妇女地位的上升显然是好事,但夫妻之间的缺乏沟通明显是不好的趋势。在我看来,婚姻应当是人一生的选择,但是若有了许多问题已经无法解决的婚姻,再勉强维持,不仅对夫妻双方,对孩子、父母等等也会造成伤害。

  最后,我想以德国婚姻法专家斯格尔教授的一句话作结,“人们有离婚自由的权利,但不能滥用这种权利。”

主办:天津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234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