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大会暨第三届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论坛在京召开。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共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倡议书》,天津市互联网协会作为首批响应单位之一,与社会各界48家机构共同承诺,全力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未成年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网络环境的清朗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天津市互联网协会始终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方向,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此次响应倡议书,协会将进一步联合属地企业、学校及家庭,构建“法律+技术+教育”的多维防护体系,优化防沉迷机制,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未成年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营造安全、健康、绿色、清朗的网络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深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响应“清朗”网络空间治理专项行动要求,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各平台企业,向社会各界发起以下倡议:
一、严守法律底线,共筑守护防线。严格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重点排查并治理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对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显著提示、未作出提示的需快速处置。
二、强化技术赋能,提升预警防范能力。持续建设和优化未成年人模式及防沉迷措施,完善未成年人防护体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动态更新关键词库和定期巡查机制,不断提升审核能力,防范风险行为。
三、畅通监督渠道,完善举报处置机制。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投诉举报入口,优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快速筛查和处置流程。对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线索做到及时响应、高效处置,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畅通违法线索移送机制,提升治理实效。
四、加强法律宣贯,凝聚保护合力。强化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提升涉未成年人信息审核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规范的技术转化能力。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平台等各方共治,共同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公益普法、案例警示等,提升未成年人的辨谣、识谣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同行,通过协同治理机制,共同织密未成年人网络防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此次倡议书的发布,标志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天津市互联网协会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织密防护网络,让互联网成为助力未成年人成长的沃土,为培育数字化时代的合格接班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