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奉献光明,传承大爱”第十九届清明节角膜捐献纪念教育活动,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角膜捐献纪念碑前如期举行。角膜捐献者家属及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师生代表相聚于此,向角膜捐献者们献上崇高的敬意。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天津市红十字会事务中心,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建工作部,天津滨海高新区社发局,天津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大队,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学工部、团委,天津市眼科医院眼表角膜病科,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眼科医院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眼视光学院的同学们带来饱含深情的配乐朗诵和歌曲《永远在身边》。朗诵者用真挚的情感,讲述角膜捐献者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合唱旋律悠扬,传递着爱与希望的力量。在这意义非凡的场合,大家深刻感受到生命既脆弱又宝贵,同时也被人性的光辉与温暖所触动。正如歌中所唱 “我会化作光亮永永远远照亮你”,角膜捐献让这份陪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希望更多人了解、参与角膜捐献,为他人送去光明,让爱的接力永不落幕。
乐毕,主持人致开场词,并宣读了2006年以来347名角膜捐献者的名单,怀着对无私奉献的角膜捐献者的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全体肃立,为角膜捐献者默哀三分钟。
捐献者家属(医院职工赵乐冬)发言。她讲述了亲人捐献角膜的感人故事。带着对亲人的无限哀思,希望这份大爱继续接力下去。角膜捐献者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正是捐献者家属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角膜捐献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让更多角膜盲患者重获光明,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更多的希望和美好。
天津市红十字事务中心主任张鸾致辞。她表示,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加大角膜捐献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不断提升人道传播广度、人文关怀厚度、服务群众温度,帮助更多在黑暗和绝望中等待的患者重见光明。
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朱春梅讲话。她表示,此次教育活动不仅是一场缅怀追思的纪念仪式,更是一堂鲜活生动、触动心灵的大思政课,跨越时空、薪火相传,深深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天医学子与青年医生。从朱宪彝校长的临终四献,到眼视光学院姚进老师的双捐善举,该校师者、医者以身作则,用无私行动为学生生动诠释生命价值,呈上最有意义的生命教育课。
在角膜捐献纪念碑前,由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眼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叶颖带领全体医学生、医务工作者重温医学生誓言。尊重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位患者,抓住每一份希望,贡献每一点力量,这既是对生命的珍视,亦是对医学的传承,更是对所有角膜捐献者的最高的敬意。
活动接近尾声,现场气氛愈发凝重。各位领导、来宾,角膜捐献者家属,医务工作者以及眼视光学院的学生们,庄重地将自己手中的鲜花摆放在角膜捐献者纪念碑前。众人神情肃穆,以无声瞻仰,致以感恩与敬意。那静静伫立的纪念碑,承载着捐献者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生命接力的漫漫征途,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这份传递光明与希望的伟大事业。
角膜捐献者们以非凡的勇气与无私的大爱,在黑暗中点亮希望之灯,让他人重见绚烂世界。他们的名字,不仅刻于碑上,更深深印在每一个受助者和我们心间。
捐献者家属凝望纪念碑时,思念与骄傲交织的神情,定格成永恒画面。微风轻拂,似是捐献者们温柔的低语,诉说着对生命延续的欣慰。
活动期间,医院同步开展爱心接续活动,组织多名资深医师,为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角膜捐献者家属,提供全面细致的义诊咨询服务,将奉献大爱带给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光明志愿者”。
清明时节,哀思与敬意交织。我们缅怀这些生命的馈赠者,也将他们的精神传承。愿这份爱,如春日繁花,生生不息,在岁月长河中绽放永恒光芒,温暖每一个前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