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街镇社工站建设成果,进一步聚焦重点人群提升服务质量,2025年以来津南区围绕“助老助残助困助孤”等领域开展街镇社工站项目,为社区困难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助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全区养老助老工作增添服务温度。
八里台镇社工站:原乡大集——银发守护与童声笑语共绘互助养老新图景
八里台镇社工站联合碧桂园第一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原乡市集”。这不仅是一场便民服务的盛会,更是“原乡式互助养老”特色品牌的一次生动实践。市集巧妙融合了为老服务和代际交流,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乐”的和谐画卷在乡土情怀中徐徐展开,诠释了社区内生力量的温暖与活力。
在市集的核心区域,开展健康守护在身边和“钱袋子”安全课堂,为老年人开展白内障义诊和口腔检查,银行工作人员化身“反诈卫士”,向老人们讲解最新诈骗手法与防范要点。在儿童跳蚤市场,不少老人被孙辈拉着前来“助阵”,祖孙同乐的欢声笑语是市集最动人的背景音,本地农户带来的新鲜瓜果蔬菜、带着乡情的手工制品,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日常所需,更成为代际交流的天然话题点。
本次原乡市集如同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会客厅,生动展现了八里台镇以“互助”为核心、以“原乡”为底色、以“代际融合”为特色的养老新路径。它超越了单纯的服务供给,致力于营造一个老幼相依、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生活共同体。原乡情暖,互助长青,八里台镇正用心用情,编织一幅极具本土特色的养老幸福新图景。
双港镇社工站:扇染墨香消暑意 爱心传递送清凉
近日,双港镇社工站联合善和园社区开展了“扇染墨香消暑意 爱心传递送清凉”主题活动,将传统书画艺术与为老服务、助困服务深度融合,既展现了社区活力老人的精神风貌,又为困难群体送去了夏日关怀,谱写出一曲“老有所为、互助共融”的社区和谐乐章。
在社区活动室内,书画队成员成为活动主角。这些活力老人以团扇、折扇为纸,将数十年沉淀的书画技艺化作消暑清风,有的挥毫泼墨题写“清风徐来”“心静自凉”等雅致词句,有的妙笔勾勒荷花、牡丹等美好意象。数把凝聚着匠心与温情的扇子在指尖诞生,既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彰显了老年人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
社工站联合社区网格员,带着这些“会说话的扇子”走进低保户家中。赵大爷接过扇子时,轻轻摩挲扇面:“这字写得真有劲道!”每到一户,社工不仅关心困难户的身体,更以扇为媒展开温情对话,为残障家庭解读惠民政策,陪孤寡老人共话家长里短,提醒独居长者注意用电安全。
此次活动让活力老人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通过一把扇子架起了互动的桥梁,既实现了活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又传递了对困难群体的关怀。后续社工站将持续发掘社区能人,激活“老年人力资源”,让“夕阳红”成为社区治理中最温暖的底色。
北闸口镇社工站:温情午餐,社区情长——特殊困难老年人助老志愿服务
为深化敬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北闸口镇社工站携手御惠园社区,启动送餐专项服务,为社区特殊困难老人送上定制化营养午餐,让关爱在餐食的温度中传递。
社工与志愿者们走进便民菜市场,根据老人饮食需求清单,挑选当季新鲜蔬菜、低脂肉类等食材。在主妇联盟志愿者家中,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人切配时特意将蔬菜切成小块便于老人咀嚼,有人按低盐低糖标准调制酱汁,精心烹制出软烂易食的菜品并送去老人家中,给老人们带去社区的关爱,让尊老敬老的风尚在御惠园社区蔚然成风。
北闸口镇社工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联合更多社区社会组织,推出更多样的特色服务,以“需求精准化、服务精细化”为目标,让助老服务从“送餐上门”升级为“生活陪伴”,真正成为老年群体的“暖心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