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政局党组扎实分析研判,强势统筹指导,动员带领民政系统全员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相应局党组号召,全面动员、立即行动、干在一线、无私奉献,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展现出无畏逆行的为民爱民本色。
路宝坤的“新装备”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市民政局离退休干部处党支部书记、处长路宝坤除了口罩、手套等防护品外,还多了两件新“装备”,一件是蓝色的马甲,另一件是红色的马甲。
蓝马甲是民政的标识。“天津民政”几个字格外醒目,“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民政干部又来“筑基”了。路宝坤穿着它,和同事们一起,去养老院、进社区、到村庄,认真查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耐心细致地地询问“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做什么”,激励大家“加油!加油!曙光就在眼前,我们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作为民政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路宝坤深知“民政蓝”象征着勇气和执着,蓝马甲激励民政人争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然危险但并不可怕,民政人隔离病毒绝不会隔离关爱。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迎难而上、逆毒而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与人民群众一起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共同筑牢抵御病毒疫情的铜墙铁壁!
红马甲是路宝坤从居委会里“抢”来的。那天因为阑尾发炎输液时,从自己所在社区的党员群里收到了志愿者招募令,她二话不说,迅速回复报名,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居委会核实登记上了没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看到她手背上贴着的胶布,询问了情况后委婉地劝她,“平常您参加社区的活动不算少了,这次就在家里多休息休息吧!”“已经输了三天液,再吃点药就没事了!”路宝坤轻松地说,接着又向她们认真地分析自己的优势,看到工作人员有点松动,她赶紧接着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听从党组织的号召,敢打头阵,敢上一线。在单位,我们支部的党员都写好了请战书,随时冲上一线;在社区,我们更要响应居委会的招呼,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算上我一个!”通过据理力争,这才领到了那件象征“火热、激情”的志愿者红马甲。穿着它,路宝坤和社区党员一起,在小区出入口站岗执勤,为居民检测体温,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协助物业师傅消毒杀菌,有时排到晚上八、九点的班儿,她也没有怨言,从不因为时间晚、天气冷而降低工作标准,认认真真地当好小区“守门员”。有一次恰巧遇到来社区暗访的河西区区委李学义书记,经过介绍后,李书记对她支持河西区防控工作的举动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自从有了这两件马甲后,路宝坤更忙了。在单位,她要和处室同事们一起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做好142名离退休老干部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她一直把那些八、九十岁的老干部当作父母对待,耐心讲解、细心叮嘱。路宝坤同时也是局“筑基”工作组组长,她不仅要与任务区民政局做好工作对接,和工作组成员一起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及时分析总结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在社区,她与工作人员一起为居民站岗执勤,从不因为自己的临时有事而请假,生怕打乱排班计划,给别人添麻烦。
虽然马甲有两件,但路宝坤认为它们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挺身而出时披挂的“战袍”。
我请战!请党组织考验我!
“同志们,现在疫情形势严峻,上级要求我们立即组建处置应急队,可以参加的同志请报名!”
党支部一声倡议,党员干部纷纷报名请战一线。
天津市殡仪服务总站某站站长朱鸿亮看到倡议后,立刻拿起电话主动请战,“我申请参战!随时听从组织召唤!”打完电话后,他对妻子说:“把自己照顾好,把父母照顾好,家里就交给你了”。
有人告诉他,第一批安排的人员都是正式党员。朱鸿亮说:“我虽然是预备党员,可履行义务和正式党员是一样的,现在正是组织考验我的时候。”
朱鸿亮父亲身患癌症,因为害怕年迈的父母担心,他没敢告诉家里的老人。元宵佳节,坚守在备勤岗位上的他,给父母打了问候电话,直到完成第一批备勤任务,父母也不知道他请战一线的事。
坚守就是初心的诠释,使命就是逆行的初衷。朱鸿亮和许许多多的殡葬人一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
战“疫”日记:我的第一例会诊病人
2020年2月10日 晴
刘洪秋
早上7:45我来到了海河医院,开始了第一天的会诊工作。与前一位专家交班后,我与心理科的刘主任探讨目前我们工作的流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各种设想……
很快第一例会诊就来了,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住在重症病房,护士报告她出现了“被害妄想”,我们马上通过微信视频的问诊方式联系她,但是阿姨并不配合,于是我们决定去重症病区现场看一看。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去传染病病房,还是重症区,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但是想到海河医院的所有同仁们不是每天都在那里工作吗!我又怕什么呢?我马上战胜了恐惧,整理好口罩和帽子出发了。
进入重症病房的工作区,医生护士们都在忙忙碌碌,我和刘主任询问了病人的一些情况后与阿姨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阿姨心里的痛苦,她是重症患者,认为自己天天接受这么多治疗,怕自己治不好了。整个沟通比较顺畅,我们告诉她身体已经在好转,并鼓励她树立信心战胜病魔。患者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感激,表示自己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不再胡思乱想。
这就是我第一天的第一个会诊病人,我希望找我会诊的病人越来越少!那就是我们打赢这场战役的时刻!
我进入海河医院的第一天在交班、会诊、再交班中结束了。在休息区休息时,我看到各位专家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还在专心致志探讨病情,令我感动。我坚信,有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有这样兢兢业业的医护队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特殊地点,我会守护好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心灵,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
邮政编码:300381网站标识码:1200000039
津ICP备19004142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