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
首页 > 前端复用 > 通用头部
媒体聚焦│《天津日报》:天津市民政局以民政之为赋能高品质生活建设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日,《天津日报·民政周刊》报道我市民政工作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民政部的指导下,锚定“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十二字工作目标,运用“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十字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奋勇实践,以民政之为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添秤加力。


强基础--夯实发展根基

◆党建固基 强化政治担当

我市民政系统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扛起政治责任,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民政系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开展工作实践、推动举措落实的有力抓手,及时制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宣传工作三个方案。局党组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采取办班读书、专家讲座、交流研讨、参观见学等形式,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各项任务,查找问题33个,制定整改措施125条。市局系统聚焦14个方面,确定102个调研课题,深入民政服务机构和群众身边问需问难问计,努力办好群众“急难愁盼”暖心实事,唱响担当作为“主旋律”。发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作用,指导170家社会组织党组织同步开展主题教育,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扛起为党赢民心、守民心的政治责任,紧盯市委“十项行动”牵头任务,聚焦“十四五”规划任务、年度重点工作,瞄准社会救助、“一老一小”、福利彩票等重点领域,采取政治巡察、纪检监督、跟踪督办、审计联动等措施,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向下延伸。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拧紧党建工作责任链条。组织民政大讲堂专题辅导5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7场次,各级书记讲党课70余次,选树了市级机关党员服务示范窗口和党员服务示范岗,成立了民政先进典型宣讲团,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引领民政干部强化为民爱民政治担当,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救助固基 筑起民心堤坝

市民政局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格局,强化社会救助制度衔接,会同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加强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政策文件,推进政策主动找人、服务主动递送、资源主动链接。健全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机制,发挥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居)四级救助网络体系作用,统筹流乞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现“被动救助”向“主动服务”转型升级。

织密“一老一小”关爱保护网,抓建章立制、促规范管理。制定《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信息共享比对工作办法》,推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链接残联、医保等部门信息数据,加大困境儿童摸排力度,向属地定向推送人员信息,120名儿童受益。规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流程,建强17家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2家儿童福利机构。开展养老领域“点题整治”专项工作,实施盗刷住养老人医保卡问题专项排查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启农村困难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研究探索,稳步推进“三边四不离”天津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治理固基 激发基层活力

市民政局统筹推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以牵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自治强基专项组为抓手,大力规范社区(村)组织建设、持续推动基层减负、提升为民服务能效。印发《城市居民委员会设立指导意见》《城乡社区议事协商指导规范》,实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中期评估,推进全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再提升。出台《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区建立准入制,落实履职工作事务、协助政府工作事务、机制牌子3个指导目录。完成1305个旧楼区长效管理评估巡查,平均分达到84.39分,合格率99.85%,优良率96.25%。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按照建好管好用好社会组织的思路,出台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规范社会组织注销程序,完善社会组织章程修改核准行政许可规程。严把社会组织政治关,对10家市级行业协会商会90位负责人进行把关审核。公布投诉举报通道,制作宣传画册,联合12部门及各区民政局全市“一盘棋”开展第三次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

推进慈善和社工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围绕打造津门慈善名片,积极筹备首届“天津慈善奖”表彰大会、公益慈善传播矩阵,持续扩大公益慈善事业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推进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全覆盖,大力培育富有天津地域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人才。依托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同步指导志愿服务组织依规开展活动。深化“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探索贴近市情的助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依法规范行政区划管理,对标对表中央文件精神,细化制定《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若干措施》,完善行政区划管理顶层设计。推进乡镇街道行政区域界线勘定,16个区全部完成图上界线勘定,12个区完成现地勘定。深化行政区划数据成果、勘界成果和区划图共享应用。加大平安边界建设、区划法治宣传和执法检查,维护行政区域界线法治权威。

◆服务固基 贴心攻心暖心

市民政局提速津(金)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养老服务监管效能提升年”专项工作,召开民心工程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示范观摩暨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现场推进会。牵头康养消费专班,细化制定《康养消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和服务、养老机构康复服务2个地方标准,全方位打造天津特色、一流服务、津津有味的“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

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管理水平,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婚俗改革工作清单,印发《天津市婚俗改革实验区工作方案》,在和平区、南开区、静海区先行探索改革路径。制定《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指导方案》、康辅器具租赁目录,编制市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和康复辅助器具清洗消毒地方标准。提升殡葬服务设备装备水平,殡仪服务车辆全部安装北斗导航和车载视频设备,有力提升为民服务便捷度。

上位次--创新创制创优

市民政局以民政部重点工作综合评估取得优秀等次为激励,努力推进民政各领域求新求变,以业绩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争试点、争会议,持续推动民政工作上位进位。津南区、滨海新区被民政部确定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1至7月份民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增速45.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2%,排名全市第二。

社会救助工作方面,以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为目标,以规范审批权限下放街道(乡镇)改革后续管理为抓手,推进救助事项“一城通办”改革,大力加强基层救助事项、审办流程规范化。我市社会救助绩效评价居全国前5名。

儿童福利工作方面,联合天津师范大学、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创造性地开展“一小”心理关爱项目三方战略合作,牵头编制全国首个区域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心理评估规范。综合评估成绩居全国第2名。

婚姻登记服务工作方面,全域开展“跨省通办”试点,依托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在全市所有婚登窗口配齐人脸指纹采集、身份信息采集智能外接设备,开通支付宝婚登预约端口,制作“一图读懂”,用婚姻登记便捷度增强城市生活体验感。截至目前,共办理“跨省通办”登记217件。

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工作方面,争取腾讯公益基金会127万元项目资金,开展“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示范项目建设,纳入民政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合作项目试点。积极承担民政部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观察点任务,从工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两个层面入手,促进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天津经验”。

更精准--提升发展质效

◆推进“政策找人”更精准

市民政局修订出台《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定办法》,明确就业成本扣减和低保渐退政策,增强政策张力。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14个政府部门和57家银行金融机构数据联网,获取40个数据类型,实现了21.5万低收入群体预警监测批量化、智能化和常态化,向各区推送预警数据10732条。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兜底解忧暖民心活动,“铁脚板+大数据+网格员”拉网式排查困难群众,及时救助帮扶。市区两级社会救助热线、社会救助“直通车”微信码、“津心办”社会救助栏目等指尖和掌上通道,及时对接群众诉求“最后一米”。全市新纳入常规保障范围困难群众8540名,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82亿元,发放临时救助金1.09亿元,救助42880人次,社会救助对象三年来首次止跌回稳。精准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共享比对,成为全国系统中唯一实现定制研发与低保、孤儿、残疾人证、离休、死亡等10余类数据共享比对的省份。

◆推进监管手段更精准

市民政局召开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部署推动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联动服务监管。主动与人社、应急、税务等部门合作开展社会组织专题政策培训;结合年检年报、社团换届等日常管理业务,联合财政、税务、应急、体育、科协、文联等主管社会组织较多的单位,一体开展工作部署和政策宣讲,强化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意识。联合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实地走访,完成110余家社会组织抽查审计和26家基金会50个重大公益项目专项审计,强化社会组织非营利属性,确保社会组织资金安全。

◆推进提供基层服务更精准

市民政局与天津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五社联动”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以和平区社区公益基金会为试点,探索社区基金会建设路径。开展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推选。制作“金牌养老 津津有味”资源手册,打造养老地图,让群众与养老机构对接更便捷。

更暖心--彰显民政温度

◆兜底暖民心

市民政局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出动救助车辆8811台次,开展街面巡查40813人次,发放各类御寒物品食品724件(套),发放防疫物资758件(套)。推进流乞人员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建设,探索“双城双中心”区域中心站运行模式,救助流乞人员1247人次,寻亲成功125人,护送返乡95人次,为455人提供返乡车票。为2名符合条件的受助人员办理落户,接回受助人员30人。

◆关爱暖民心

市民政局开展“情暖新春、共护未来”“六一同心护未来”系列活动,打造“未保+N”的联合帮扶模式,走访摸排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等13490人次,开展关爱服务和宣传活动226场次。联合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召开需求认领会,对接困境儿童需求190个。优化3000元一站式殡仪服务套餐。升级提质“情暖至归-人生告别会”“亲之安”家庭守灵服务、“爱忆莲”殡仪策划服务、“海之眠”骨灰撒海服务、“永生缘”节地安葬等“送亲人 找民政”系列服务品牌,以民政有温度的关爱,抚平群众心头悲伤。

◆服务暖民心

各级婚姻登记机关在5.20双休日为爱加班,开展5.15国际家庭日专题宣传活动,宣传婚姻登记暖心举措和移风易俗成效。涉外婚姻登记大厅法律法规、办理指南双语展示上墙,打造世界婚俗墙、留言留影树、打卡拍照牌温馨场景。残疾人“两项补贴”开通多渠道申领,资格认定“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一件事儿”“一卡通”。民政政务服务免费验资审计公告、全程“不见面”“零跑动”。联合市财税部门,确认43家市级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引导动员60多家社会组织对口支援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地帮扶资金996.4万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驰援全市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大局,捐赠款物4027.498万元。

开门干民政--聚智聚力聚能


◆与部门合作 敞开政策对接之门

市民政局召开救助、康复辅助器具、未成年人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等会议,主动向各部门开门,共商共议民政大事要事难事。组织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开展“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开放日”活动,会同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打造“互联网+”关心关爱智能平台,将易流浪走失人员和返乡人员纳入数据库。联合市教委出台文件,强化控辍保学、监护指导,切实保障困境家庭儿童教育权益。

◆与企业合作 敞开资源对接之门

市民政局抓项目、促投资,为全市经济助力添秤。对接养老、殡葬、文旅、能源、生态农业等各类投资意向40个,完成民政固定资产投资14.28亿元。树立开放干养老、人人是同事理念,向区民政、金融机构推介优质养老服务企业,组织天津首届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带领企业、社会组织等组团参加北京、上海、杭州、内蒙古、云南、广州等地展览会、博览会和对接会,赴上海、杭州、北京召开招商引资恳谈会。福利彩票与金融部门合作,实现多媒体彩票智能销售终端数字人民币兑付功能,与津轨、壳牌、中石油、高速公路等开展战略合作,在83个地铁站、34个加油站投放多媒体智能终端133台,打造“服务区+全票种售兑+节日卖场”模式,铺陈街景店车和津彩小店,将福彩公益广告向地铁、公交延伸,向婚博会、车展、夜市、电影院覆盖,擦亮天津福彩名片。

◆与社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敞开能力提升之门

市民政局与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合作,集合京津两地专家和资源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确定首批“互助共享好邻里”微公益创投项目43个。依托天津理工大学建立养老人才共建基地。依托权威专家、高校科研机构、优质企业组建成立养老服务与保障学会、养老服务促进会,召开“津(金)牌养老”创新与发展专题研讨会、“津(金)牌养老”内涵与发展高峰论坛,培育壮大懂养老、干养老社会力量。

◆与兄弟省市合作 敞开共赢共享之门

市民政局主办首届京津冀养老服务资源交流对接会暨康养消费产业推介活动。签订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1+7”合作协议,深化“通武廊”社会工作和“静沧廊”养老服务合作,携手九省区市签署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共促康养产业发展。开展京津冀三地联合骨灰撒海,与贵阳市合作组织专场骨灰撒海,服务触角延伸至西南地区,进一步扩大“海之眠”品牌在全国知名度。

人人当专家--打造人才储备库和蓄水池

市民政局以“三个打造”(打造民政模范群像、打造专技人才基地、打造管理人才梯队)为支撑,通过选树典型先进、鼓励调查研究、强化培训增能着力培育民政人才队伍。

大培训、促提升。围绕民政事业发展需要,组织民政系统专业法、城乡社区治理、社会救助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行政区划业务、民政职业技能竞赛赛前准备、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辅导、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社会组织行政审批、社会组织监管工作、福彩销售员岗前培训等系列培训,以“民政大讲堂”为依托,邀请民政部领导和专家学者授课辅导,助推民政干部长知识、学本领、强能力,争做民政各领域行家里手、模范标杆。

专家库、借外脑。注重同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和工作合作,在聘请讲学、技术合作、承担项目课题、政策规划编制等多领域多方面开展合作,建立民政各类专家库29个,入库专家284名。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审批工作引入专家评估机制,以专家库作为广泛听取意见、研判登记必要性的抓手,提升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选标杆、树群像。开展“培树宣传先进典型,打造专家型队伍”专题调研,推出业务精、能力强、作风优的民政专家型干部。建立天津竞赛人才库、民政部竞赛人才库、“大师工作室”“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人才库、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等多个人才“蓄水池”,组建民政先进典型事迹宣讲团,持续蓄力引才、育才、树才。

自2022年9月部署动员以来,“二十二字”工作目标和方法在市民政局各领域广泛应用,得到了实践检验。在同民政部,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基层干部、群众的交流中,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今后将在5个方面深化“二十二字”实践探索。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细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坚持民政工作首先是党的政治工作、民政机关首先是党的政治机关,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民政系统走深走实,做好查摆问题的领账销号、整改举措的落实执行。落实市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做好后半篇文章。提升抓班子、带队伍能力,加强各级班子建设,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部署安排,平稳有序做好职能转隶各项工作。

坚持大治治典,市区上下联动,全面深入梳理民政各领域兜底线、保基本、优服务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查找补齐漏洞短板。大力推动民政7个立项地标编制出台,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推动各领域数据内外互联、互认互访、共享共用。以完成20项民心工程养老项目为牵引,加快出台民政服务设施和殡葬服务设施两个布局规划,高标准完成30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市区衔接、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便捷完备的民政为民服务设施网络。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强化市区联动,脚底沾泥、俯下身子到基层、到一线、到服务群众最前沿,问需问策、解忧解难,让民政工作扎根群众身边、直达群众心底。

市区联动、持续打开各领域开放之门,与热心关心民政事业、从事民政领域事务的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深度合作,围绕民政工作出点子、想办法,围绕民政资源做项目、谋合作。进一步落实“三交账一添秤”要求,加大“五争”力度,将争取到的资金、政策用实用好,将落地的试点做实做出成绩,争取更多项目、资金、会议、试点、政策落地天津。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养老、殡葬、救助等已有一定基础的领域加深合作,推广天津模式、天津经验,借鉴外地做法、外地亮点。向外拓展民政发声渠道,让社会更加了解民政、理解民政、支持民政、参与民政。

大力提升履职能力,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在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不仅要把方向、管大局,确保工作决策在本领域本部门内有效落实,更要躬身入局、下沉一线、靠前指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凝聚起本部门本单位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作风务实、挺膺担当,利用开展主题教育的有力契机,将学习对照中检视出的问题彻底整改,将调查研究中征求的意见建议整理采纳,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及时解决堵点难点焦点问题。建强民政人才队伍,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扩充各类民政人才库。夯实基层工作力量,选好用好专业技能领头人,做好“大师”“能手”等民政技能型人才代际传承。






主办:天津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2345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苍穹道1号